俄烏沖突繼續發酵,根據目前的最新消息,歐美已在社交媒體渠道對俄羅斯下手,頗有磨刀霍霍向豬羊之感。
在本次看不見硝煙的社媒戰中,打頭陣的是Meta和TikTok。美國時間2月28日,Facebook、Instagram、TikTok均宣布“暫時”屏蔽俄羅斯官媒RT和Sputnik在歐盟發布的一切信息。
坦率地說,這種措施對俄羅斯而言或許只能算不痛不癢,因其在歐美主導的社交媒體輿論戰場上本來就一直處于弱勢地位。
當然, 俄羅斯也同樣以限制一些美國科技平臺的訪問作為“回禮”,包括Twitter和Facebook。上周五,俄羅斯科技和通信監管機構Roskomnadzor指控Facebook侵犯了"俄羅斯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但真正對俄方造成實質性威脅的,是原材料出口受阻和供應鏈不穩。俄羅斯本是全球鋁鎳供應大國,那么國內以鋁、鋼、銅、塑料(石油制品)等大宗商品作為原材料的家電企業,是否會受到俄烏沖突的波及?這類家電賣家又該如何做?
此次交戰的俄羅斯、烏克蘭兩個國家,都是全球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出口基地。
兩國交戰,導致芯片原料生產運輸受阻,芯片又陷入了斷供局面。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郵件表示,C4F6、鈀、氦、氖和鈧等原材料都存在供應中斷風險。
受上游運輸刺激,芯片也開啟了新一輪的上漲趨勢。據央視財經報道,近一年時間內,原價為20元/片的芯片,暴漲到3000元/片,漲幅高達150倍!
(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海通國際)
環球印象投資分析俄羅斯事業部發布的《2022-2026年俄羅斯礦業投資前景及風險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俄羅斯作為世界國土面積第一的國家,因其豐富的自然條件及地質構造類型,已經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體儲量占據世界總體礦產資源總體數量的37%,位居世界第一。
在鐵礦資源方面,俄羅斯的總體儲量達到了1000億噸,位居世界第一;鋁礦資源占比世界總體銅礦資源的5.4%;已探明的煤炭資源總體儲量達到了1570.1億噸,儲量排名世界第二。
俄烏雙方之間不穩定的局勢其實一直影響著鋁、鎳等原材料市場,比如說,2018年4月美國對世界最大鋁生產商之一的俄鋁進行制裁限制出口,導致LME鋁價暴漲。
首創證券2月20日-2月27日的大宗商品數據證實了俄烏沖突確實引發了市場對全球鋁、鎳供應穩定性的擔憂:LME鋁上漲3.60%,收于3380美元/噸,庫存823125噸,繼續保持歷史低位;LME鎳上漲0.29%,收于24215美元/噸,庫存80088噸,庫存有所下降。
那么,在跨境電商線性的供應鏈體系中,以鋁、鎳等大宗商品的漲價是否會導致以其為生產原材料的廠商成本增加,從而最終將增加的成本轉移到賣家身上?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地分析。
首先,俄烏沖突確實會在短期內讓大宗原材料結算價格產生一定程度的漲幅,因此對割韭菜類型的賣家來說,確實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
若是堅持長期主義的賣家,他們受到的影響反而會比較小。如果以年為單位來考慮,俄羅斯的資源儲備量依舊擺在那里,現在參與制裁的國家將來也有可能會有求于俄。因此,長期來看,俄羅斯大宗原材料價格長期趨勢變化不大,因而賣家的進貨成本應該也不會大幅上漲。
具體來看,以大宗商品為原材料的商品,其中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家電類產品。
行業調研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發表的報告表明,2019年以來,消費快速增長,信貸持續發放,俄羅斯的線上廚房家電市場也同步增長,需求穩定,而中國跨境電商賣家也抓住了這次機會,成功地扎根于俄羅斯家電市場。
根據產業鏈在線平臺——產業在線的數據反饋顯示,2021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廚房家電338萬臺,同比增長率達到94.1%。但總體來說,中國家電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占有份額并不是太高。
供應鏈決策智能化應用歐睿數據指出,俄羅斯2021年大家電市場規模分別為1797萬臺,海爾、美的、海信在俄羅斯大家電市場市占率分別僅為9.5%、5.3%、5.3%。
萬得、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的公開數據總結了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戰爭對家電板塊的影響。復盤數據顯示,從1天、3天、7天、1個月四個時間維度對家電板塊股價表現進行復盤,可以看出短時間周期維度下,市場對于家電板塊受事件性影響的認知偏中性。
(來自:萬得、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比如說,以1個月為計算周期,家電板塊相對收益較為可觀,即使在市場整體下跌的情況下,仍體現出明顯的防御屬性。
因此,即便是芯片、鋁鎳價格波動上漲,賣家在行動上要做好應付突發情況的準備,比如更換物流方式、調整采購量等;但另一方面,賣家的心態也要放平,因為地緣政治影響短暫,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回歸其供需基本面。
2025 年,當 AI 芯片功率突破 2000W、新能源車續航向 2000 公里沖刺,導熱散熱材料正成為破解 “高溫瓶頸” 的關鍵。最新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導熱散熱材料市場規模年內將突破 200 億美元,碳化硅、銅 - 金剛石復合材料等新技術密集落地,在 AI 算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掀起…
2025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規模預計首次超越 900 億美元大關,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 6.5% 以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中國貢獻了超過 40% 的份額,本土化供應鏈優勢持續凸顯,成為驅動全球產業創新的核心引擎。在新能源汽車、5G 通信、工業自動化等關鍵…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